近日,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示《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(2025年版)》,其中,陕鼓自主研发的“固废资源化利用耦合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(CCUS)技术”入选目录“工业固废综合利用”类别。
该目录是为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,加快推进工业固废源头减量、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及再生资源综合开发而制定,涵盖工业固废减量化、综合利用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四大领域。此次陕鼓入选的技术,聚焦固废资源化与碳减排协同治理,通过创新工艺实现工业固废高效转化,同时集成二氧化碳捕集、封存与利用,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路径。
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,CCUS(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技术)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成为破解能源行业减排难题的核心路径,通过捕获二氧化碳,并进一步加工利用或者将其永久封存在地质构造中,从而避免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加剧温室效应。陕鼓凭借在能源环保领域的创新技术实力,以区域能源规划和企业能效优化为抓手,通过深入分析工艺流程,从提升二氧化碳捕集率、零泄露、气液分离等方面系统考虑,为用户量身定制了节能、高效的解决方案。同时,陕鼓还采用全球先进气动计算技术进行压缩机设计,通过对主机模型级、密封系统的优化,对机组通流部分、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化,较传统项目降低了10%压缩电耗,机组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,使得整个装置具有捕集率和产品纯度高、捕集能耗和脱碳总成本低、运行人员少等显著特点。目前,该技术已在电力、化工、能源开采等领域实现应用,成效显著:
2023年,陕鼓承接的国家能源集团50万吨/年CCUS示范项目成功投运,实现二氧化碳捕集率超90%,年减排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450万棵,停开经济型轿车近30万辆,为煤电行业落实“双碳”目标、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打造减碳固碳新样板。该项目更凭借技术创新入选国家《绿色技术推广目录(2024年版)》以及2023年度国家能源局十大科技创新成果,彰显了陕鼓在碳捕集领域的领先实力。
2025年,陕鼓成功签订中石油某新能源及配套煤电、碳捕集一体化项目碳捕集装置核心压缩机组系统方案合同。作为国内具有示范效应的“新能源+煤电+CCUS”一体化工程,该项目将通过100万吨/年的碳捕集规模,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示范。项目投产后,预计每年将节约标煤438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.76万吨,而且将打通规模化CCUS产业全流程,实现“减碳”与“增效”的双重突破,加快地区清洁、低碳、可持续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设,助力电力行业经济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
一直以来,陕鼓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聚焦“双碳”目标,积极开展CCUS碳捕集、超临界CO2、压缩空气储能等前沿技术的创新研发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并联合高校及行业企业成立“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”,聚合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资源,协同建设国际领先的“一站式”解决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CCUS重大科学问题、工程问题的自主创新平台,共同推进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。同时,陕鼓持续强化自身在技术研发、绿色制造、智能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方面的创新能力,催生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果。如今,陕鼓的绿色技术正在助力全球用户节能减排和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未来,陕鼓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,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,强化技术研发,助力工业领域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,为构建零碳工业生态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。